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调控房价的关键:征收房地产税和房地产增值税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0-10-27 08:00

[摘要] 和谐社会,居者有其屋是重要一环。目前大部分中国人买不起房,而少数人靠房产业暴富,加大贫富悬殊,实在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出手抑制房价飞涨,迄今成效不大,也不能持久,问题就在没有抓住关键。关键在哪里?依我看,关键就是炒房带来的暴利。不剥夺这个暴利,就很难控制房价。

今日头条:现代大道惊现“8”字盘 均价便宜5000做甚?

昨日头条:近40盘11月上市抗衡“限购令”苏州楼市“不差房”

楼市一年内难以升温

任志强在文章中对比了两次调控的市场反应,他提到,4月“国十条”出台后,投资性购房比例明显下降,自住需求成为市场主流。但因住房可售资源暂未得到有效补充,主要城市住房市场基本呈现交易量显著下降而价格仍维持高位态势。

而9月29日新的调控政策公布后,各地房地产市场反应非常迅速,成交量大幅度下滑。停止三套房贷款,出台限购令,使得投资、投机性需求将基本被驱逐出市场。

而由于2009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大量新开工项目正在陆续进入销售,加上投资投机性需求被驱逐出市场,引起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的叠加效应,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逆转。目前主要城市公布的商品住房可售存量已经呈现上升趋势,存货压力正在逐渐增大。

由此,任志强认为,尽管随后市场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僵持局面,但房价最终出现回落的概率正在逐渐上升。“而未来一年时间,市场难以升温则基本已无悬念。”在他看来,这恰好给寻求根本解决措施、建立房地产市场中长期机制提供一定的时间窗口。

任志强还预测,2012年住房供应可能再度紧张,这是因为目前短期内巨大的存货压力将迫使开发企业减少下一步的土地购置,进而影响2011年下半年新开工住宅规模,“但受到政策的制约,房价难以出现报复性反弹。”再次肯定政策的“限价”效应。

未来供需矛盾仍然尖锐

与以往一样,任志强再次提到供求关系,但不仅仅是土地供应,还重点叙述了住宅供应。他提到,我国正处于全球有史以来最快的城市化进程中,新增的大量居住需求需要得到满足。2008年底,我国户均住宅套数约为0.87套,以此估算,当前的住宅缺口数应在2700万套以上,“未来供需矛盾仍然尖锐”。

“按目前商品住房建设水平,未来十年内要充分满足城市家庭需求并不乐观。”任志强表示,城市住房供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供应和资金供应,而在行业调整期内,资金很可能取代土地成为制约供应的瓶颈。

此次任志强不仅点出了土地供应不足的客观事实,也“换位思考”后坦言:“从主要城市目前的情况看,并不是地方政府不愿意供应,而是近年来新增的可供土地确实不富裕。”

他还提到,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的短期化特征,导致了市场景气与开发投资的“共振”,“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对预售款和银行信贷高度依赖,而这两项均为短期资金来源,且均严重依赖市场景气;加上调整期内对开发贷款的限制、预收款监管甚至取消预售等制度性因素,进一步挤压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

任志强认为,目前的房地产融资格局或加剧市场波动,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经营的稳健性。他坦言,一方面,房地产直接融资渠道建设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国内民间资金投资渠道匮乏。

任志强在文章中如此总结房地产的根结所在:“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基础。房价上涨的表象下,实际是市场供应不足、民间资金投资渠道匮乏和城市普通家庭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占比偏低。”

在文章最后,“面对不平静的当下和不确定的未来,我们需要以建设性态度,和社会公众一道,共同寻求改善城市家庭居住质量的解决之道,并在自身经营行为中严格自律,探索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模式,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促进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任志强在这封信中,可谓苦口婆心。

他还给开发商提出6大建议:约束言行,严格自律;加快开发建设,减少土地占用;顺应市场趋势,合理定价;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帮助最有需要的人;谨慎投资,控制风险;为落实国发13号文提供信息与助力。

其中,针对部分企业囤地行为,任志强劝告开发商应加快开发建设,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针对“地王”现象,任志强表示,企业应高度警惕自身理性的不足,在投资上始终保持谨慎,尤其是避免购买“面粉贵过面包”的“地王项目”。

针对颇受关注的房价问题,任志强也劝告开发商,应顺应市场趋势,合理定价。“市场价格绝非企业可以单方面决定,企业在市场面前需保持敬畏之心。在住房供应总体紧张的情况下,企业持有房屋等待更高售价的经营行为存在重大舆论及道义风险。”

博迷任志强

这篇发言稿语气平和,观点平实,每一个观点后都有数据支撑,可将其归为专业水平较高的研究论文,其娓娓道来中让人认同其观点。

但这与以往人们印象中的那个肆无忌惮的“任大炮”相比似乎相去甚远,网上曾到处流传“任志强雷人语录”,百度搜索该关键词,相关网页达131万篇,甚至还按时间、雷人程度进行分类。

比如,“开发商只为富人盖房”、“我是商人,不考虑穷人”的“穷富论”,还有“和工资收入相比,30年来房子等于没涨”、“房价是高是低应由买得起的人决定”、“工资在涨GDP在涨,房价不涨怎么就不对”的“房价论”,就在最近一次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任志强还顶风抛出“中国最不过剩的就是房地产了”的观点。

针对当下万众期待的“史上最严厉的调控”,任志强却放言:“房价的走势与政策的出台没有关系”。

任志强一次引起舆论轩然大波的是2010年10月其在南京某论坛上的发言,会议第二天,标题为“任志强:不买房的是傻瓜”的新闻被重点处理,登上各大门户网站显著位置。

潘石屹提到的正是几个月前发生的“扔鞋门事件”。5月7日下午,在第六届大连住宅与房地产业高峰论坛上,任志强受邀发表现场演讲,刚一上台,就遭遇一小伙子,拿两只鞋向台上扔去,虽未扔中,任志强也以“享受了美国总统待遇”的调侃快速化解这一尴尬局面,但“任大炮”的积怨之深也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的表述方式被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评价为“野蛮表达”,他认为,公众人物发表观点时,应学会一种理性温和、具有建设性的话语来跟大众进行沟通,而不是耸人听闻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达方式挑逗大众,吸引眼球。

但任志强似乎却将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责任推向了那些“捧红”自己的众多媒体,多次指责媒体的断章取义,在回复回复潘石屹微博时,如此描述:“小潘,咋不说清我是在回答观众的提问时说的。前题是问:有钱何时可买房?答:没房,有钱,不买是傻瓜。”欲给自己澄清。

任志强曾在博客文章中引述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的话——大部分人是死于治疗而非疫病本身。“事实上,他自己也陷入了这样的尴尬,他的绝大多数观点之所以遭到炮轰和被妖魔化,不是因为观点本身,而是因为他的表述方式。”吴晓波这样写道。

但现在,任志强正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慢慢改变自己的形象。他越来越多的利用博客和微博与大众沟通交流,“织围脖”也相当勤奋,其微博时常是从起床一直发到临睡前,一天就要发百余条微博,从房产税到调控政策,甚至包括“暂停,喂肚子”这样带有汇报性质的句子,欲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

人们发现,微博上的任志强一改以往的严肃硬板形象,保持与网友的互动,并耐心幽默的回答网友的问题,涉及范围也已从买房扩大到人生观,在了解青年一代的心态后,专门撰写博文《幸福指数-再次写给80后》,一位网友称赞其如一个智者手抚菊花,婉婉道来,很有触动感。

“任大炮,我挺你~!”“这话说的挺在理。”“话糙理不糙。”“微博让我从不了解您甚至有点排斥,到现在对您的敬佩。”类似的话,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其微博跟随的评论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任志强,也许是对的。

城建新闻:

上海地铁向苏州延伸 首条跨省轨道交通昆山奠基

硕放机场在苏州设“城市候机楼”免费班车直送

转续5.3万人次 苏州市下月启动社保转移新平台

苏州城中村改造规划居民做主 公摊面积政府买单

高铁汽车各有优势 苏州人去杭州多了选择

市场动态:

6000-8000元/平方米 苏州7大区房价适中楼盘

清仓大甩卖! 园区12楼盘推出价7000元/平起

新政下“惠”眼选房 苏州高性价楼盘强力推荐

11月开盘预告:限购令难阻推盘热情 近40盘扎堆上市

新政后楼市大“变天”苏州20个潜力盘横空出世

调控"无力"部分楼盘逆市涨价 盘点苏州几大抗"政"楼盘

政策动态:

限购与加息逼退炒房客 从住宅转战商业地产

14座城市出台限购令 各地涌现观望退房降价潮

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议将基本住房建设纳入“十二五”

房产税已成明确预期 房价会否下跌存分歧

调控房价的关键:征收房地产税和房地产增值税

近1年内中国或有2次加息 存款利率将推升至3%

京沪杭三地调查显示 限购令下各有对策

地产趣闻:

印尼地震引发海啸 看中国城市地震指数排行(图)

中国100城房价涨幅排行榜新鲜出炉 苏州能排第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苏州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