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附四院接诊了两名年轻心梗患者,专家指出,高温下长时间工作是心梗的直接诱因。夏季也是心血管急症的高发期,市民需做好防护,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不可自行减药。一旦出现症状,务必拨打120急救。

最近,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收治了两名年轻心梗患者,经过紧急抢救,两人都脱离了危险。由于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病,医生认为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且没有做好防暑降温,是导致心梗的直接原因。最近几天,该院心内科的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提到,夏季也是心血管急症的高发期,市民朋友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切勿自行减药。
这两个患者都是男性,分别是32岁和42岁,当天在户外长时间工作后,晚上出现了胸背放射痛、恶心、大汗和脸色苍白等症状。检查发现,他们的心脏下壁和前壁血管分别被血栓堵塞。治疗后,血流很快恢复正常。由于他们没有高血压、血管狭窄等基础病,因此不需要植入支架。副院长周亚峰指出,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后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补水补盐,血液会变得黏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他还提醒大家,不少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只在冬季高发,实际夏季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期。
夏天温度超过35摄氏度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代谢率提高,这会让心跳加速,增加耗氧量。同时,高温闷热天气下空气中的含氧量较低,这些因素会共同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如果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病,更容易突发急症。此外,频繁进出空调房和户外高温环境,温度骤变也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容易引发心血管意外。
夏季高温对心血管系统无疑是一大挑战,尤其对那些在户外长时间工作的人群。通过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病例,我们可以了解到高温不仅让人觉得不适,还对身体有潜在的巨大威胁。高温环境下,不及时补水补盐会导致血液变得黏稠,从而容易形成血栓,特别是对于没有基础病的人来说,更容易忽视这一点。一般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多在冬季高发,但实际上夏季因为高温、闷热和空气中的低含氧量,同样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我们在夏季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如果出现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拖延。此外,平时应注意清淡饮食,保持心情平和,尽量避免情绪激动,这些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