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要逐步剥离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功能,取消建成区街道经济指标考核,进一步明确街道在统筹城市管理、指导社区建设、组织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和维护和谐稳定、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职责。以后,街道的工作重点将全部转移到社区建设与民生服务等方面。

  很长一段时间,抓经济都是街道的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化进程中由乡镇转型的街道更是如此。昨天的会议就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逐步剥离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功能,取消建成区街道经济指标考核。与此同时,强化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化”的功能,实现基层治理重心下移。通过持续创新,强化社区建设和民生服务。

  会议要求,到明年底,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具体来说,就是要设立乡镇(街道)、村(社区)、管理片区(住宅小区、工商业区)三级“综合网络”体系,其中管理片区网格大体按照城市社区300至400户、农村社区200至300户的标准设置。下一步,还将重点探索“政社互动”在教育、公安、民政、人社、住建、市容市政、文广新、体育、环保、卫计等部门的民生实务领域推进。同时,要加快推进“三社联动”项目化。到“十三五”末,各地“三社联动”城市社区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率不低于80%。

  今后三年,我市还将分期建成覆盖全市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城乡社区“一门受理、综合服务、区域通办”,实现社区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和应用。2018年底前,各县(区)必须全面建成当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与苏州市级平台对接。

  近年来,苏州以推广“政社互动”、开展“三社联动”为抓手,以深化基层民主、增强居民自治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造了许多极具特色的“苏州经验”,不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年来,全市共有三个县(市)区、三个街道、12个社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工业园区和姑苏区先后入选“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苏州的“政社互动”工作在全省推广,并荣获“第三届中国法制政府奖”等。

  市委副书记陈振一表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苏州所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新挑战。要始终强化惠民治理意识、依法治理意识、创新治理意识和协商治理意识;着力提升党建引领水平、社区服务水平、载体建设水平、减负工作水平和协商自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