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又要火!园区登上新加坡主流媒体封面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2015-11-07 01:20

[摘要] 应新加坡总统陈庆炎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6日至7日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

应新加坡总统陈庆炎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6日至7日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

作为中新政府间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也随着习大大的访新,成为了媒体上的关键词,被频繁提及,还登上了新加坡《联合早报》新中建交特辑的封面!

园区登上新加坡主流媒体封面

中新双方的领导人、专家学者在提及苏州工业园区的时候,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下面是小编摘取的部分内容:

11月6日,在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海峡时报》和《联合早报》发表题为《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共创中新关系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了苏州工业园区:

中新建交25年来,两国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借鉴,推动了各自国家的发展。25年来,中新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是新加坡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97.4亿美元,是建交初期的28倍。新加坡是早参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国家之一,目前是中国大投资来源国、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继中国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两大项目成功合作之后,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呼之欲出。两国金融、科技环保、教育文化、社会治理、执法安全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推进,成果丰硕。

在新中庆祝建交25周年之际,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接受《联合早报》专访,回顾与展望新中双边关系的发展,谈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

1994年,在新中领导人的见证下,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动工,大家怀着共同目标,将这里开发、规划和发展为具有竞争力的工业园区,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开发新企业、创造亲商与宜居环境,一方面协助与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新加坡提供新商机。

领导人20多年前的这个决定,书写了苏州工业园区的面貌,也将两国互利共赢的友谊凝固成了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园区如今已成为高端产业聚集的现代城镇、中国领导人赞誉它为中新合作的成功典范,“新加坡经验”也从园区二度移植、转移到中国其他地方,成为参考的对象。

回头看看两国合作的成果,李总理评价说,苏州工业园区“取得的成绩超越了当初的目标”,基本上算成功了。

他笑说,“苏州工业园变成好像大寨或大庆这样的标志。我们不敢去担这样一个崇高的地位,不过无论如何,中国各地的官员都听说过苏州工业园区,很多人都去过园区,所以他们都知道新加坡管理得好,新加坡办的项目是成功的,对中国有好处的。许多地方都希望我们在那里办一个工业园。”

新加坡国立大学陈祝全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特派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在中新苏州工业园成立,这是中国所由国外大学独立运营和管理的研究所,目的是加强中国和新加坡在科学和教育领域的合作。

陈祝全介绍说,研究院结合国大所长与工业园所需,主要涉及三项内容,其一是开展应用型研究,其二是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之类的短期培训课程,其三是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业项目带到苏州。在谈到第三点时,陈祝全说,这是共赢之举,新加坡的创业项目在中国市场得到检验和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的创业和创新精神。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学者胡逸山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是互利共赢的,习主席的访问必将加深两国关系。

自中国和新加坡1990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已是新加坡大贸易伙伴,而新加坡也从2013年起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大海外投资来源国。

胡逸山认为,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紧密关系体现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两国在不同领域的政府间合作项目中。

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联合建立了苏州工业园。通过苏州工业园,新加坡与中国分享了很多工业化经验。

今天,《联合早报》刊发了《亮丽苏州工业园区 转身再探创新平台》,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新中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近期再度“亮”了起来。一是获得中国国务院批复,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二是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受国家旅游局认可为中国首批17个旅游度假区之一。园区除了要吸引和留住外资和人才,也计划进一步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新加坡和中国计划展开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的当儿,1994年破土动工的两国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老大哥”苏州工业园区,也没有被遗忘。

刚过去的10月,两件事让新中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再度“亮”了起来。

一是园区获得中国国务院批复,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这是相隔21年,园区第二次获得国务院的文件;二是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受国家旅游局认可为中国首批17个旅游度假区之一。

新中建交25周年之际,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新中政府间合作项目,再获两份国字号文件的意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往昔截然不同。

1994年,国务院发文批复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当年的园区是一片水塘、稻田的低洼地。

21年来,园区腾笼换凤提升制造业、完成农民动迁的城镇化公共服务升级,过去十多年研究科技和人才政策,主打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牌,并在金鸡湖畔打造银行等金融服务区,引进孵化器促进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

今天,苏州工业园区以占苏州市约3.3%的土地、7.4%的人口、6.3%的建设用地,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经济总量、13%的工业总产值、16%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虽然园区的名字是叫“苏州工业园区”,但这里除了是高级科技产业集中地,也是湖色山光的美丽宜居城市。

谈到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翔早前对本报记者介绍,在开发建设21年的新起点上,要以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为抓手,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解难题、增后劲,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知评也解释说:“今天你已经不再只是给优惠政策或减免税收,而更多是必须在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取得创新和突破。”这包括让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在以往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基础上,让金融、咨询等服务业逐步跟上开放的步伐。

在产业转型方面,杨知评表示是要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制造业对人力的依赖,从而走高端产业路线。

至于在政府改革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大部制的改革,“把以前的几十个部门变成十几个部门”,达到合并和精简。

园区除了要吸引和留住外资和人才,也计划进一步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新中两国近期在这方面探讨了新的合作空间。

园区延续新加坡印记

融入一带一路新战略

在今年10月中举行的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系列会议、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期间,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就和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E Singapore)签署谅解备忘录,确定了双方在园区共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的合作意向。园区希望借鉴我国协助本地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经验,协助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市场。

双方也将探讨在园区内设立培训平台,为两国政府官员或企业代表提供国际化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

在新中涌现更多元化合作模式的进程中,苏州工业园区里既烙下了新加坡经验“走出去”的印记,此时也在根据自身优势和加深加固双方的实践经验。

接下来,园区还将主动融入中国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新国家战略,主动对接并复制中国四个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探索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做好贸易自由化、城镇化、信息化的“三化互进”,实现开放、创新、产业、城市的“四链融合”,在高水平开放与合作、产业优化升级、国际化创新驱动、行政体制改革和城市综合治理这五个平台上,发挥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苏州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