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法律服务站开进社区

苏州日报  2015-03-31 17:53

[摘要] “开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公司已经代为赔偿,以后有权利向我追偿吗?” … …在姑苏区城北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碰到的这些法律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答。

“开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公司已经代为赔偿,以后有权利向我追偿吗?”“汽车被邻居家阳台上脱落的水泥块砸坏,该找哪些人赔偿?”……在姑苏区城北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碰到的这些法律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答。

据了解,城北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累计接待群众来访、来电法律咨询300多人次,受理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多起。此外,街道还组织辖区律师事务所参加春风行动招聘会、“3·15”消费者维权日等,邀请律师到商业广场、居民小区开展法制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0余次,有力地维护了城北地区的和谐稳定。

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

近日,城北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助正在苏州监狱服刑的黄某办理了一份特殊的“弃权声明书”公证,让黄某的母亲张阿婆顺利拿到了拆迁安置房

今年初,张阿婆带着厚厚的一沓资料来到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求助。原来,已经80多岁的张阿婆因为年纪太大,房屋拆迁在外租不到房子,就想提前几年拿到安居房,但儿子黄某正在监狱服刑,无法去公证处签字。了解详情后,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公证处取得联系,2天后,公证员陪同张阿婆一同来到苏州监狱,由黄某当场签订了一份弃权声明书。没过几天,张阿婆就顺利拿到了公证书,领到了安置房“房票”,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住进新家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请来专业法律人士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一对一、面对面”免费法律服务。同时,街道根据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分布情况,在社区相继设立了便民法律服务站,便于街道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法律服务方式,进一步满足居民群众法律服务的需求。

目前,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成员主要由派驻检察官、社区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援助中心人员、公证处人员、结对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组成,主要为街道和社区在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方面提供法律意见建议。下一步,街道公共法律中心将进一步整合优化法律服务资源,努力使公共法律服务在辖区全覆盖。

“定点驻建”服务外来务工者

去年底,老王一家人来到城北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法律帮助。原来老王是街道辖区内一工地的瓦工,他在跟随施工队干活时摔伤。当时,工地的工头江某先后一共为老王垫付了近十万元医药费。如今,老王一家无力支付后续医药费,他认为自己是应江某所托才去工地干活而导致受伤的,所以希望江某继续为老王垫付医药费。

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司法所处理此事。在调解现场,江某表示自己经济也比较困难,自己也是受雇于人,但是江某一直不肯提供雇主信息。在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耐心讲明利弊关系之后,江某终答应提供联系方式,并再设法筹集两万元钱用于垫付医疗费。看到江某态度诚恳,老王一家人的情绪也渐渐缓和,也表示愿意想办法凑一部分治疗费,终事情得到了比较妥善的解决。

类似的纠纷,在城北街道辖区还有很多。近几年,城北街道正处于大建设时期,根据辖区内城市型社区和涉拆社区并存的情况,也为了更好地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时提供法律服务,街道在社区硬件建设条件较好的万达社区、大观名园社区和锦华社区采取“定点驻建”的方式,依托社区综合服务大厅或调解室设立对外服务窗口,为居民及外来务工者提供更多自选法律服务。

如今,街道定期与区司法局联系,邀请“便民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服务咨询与办理,协助社区开展法制讲座、以案说法等法制宣传活动;对于硬件条件不足的社区,采取流动式的巡回服务,在社区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设立流动服务点,并在市、区司法局统一组织领导下,开展巡回服务,提高法律服务的便利性和广泛性。

“一站式”平台服务及时送到身边

家住金星村的曹某早年将自己的房屋转让给邻居顾某,但依然是宅基地所有人。近,曹某得知当年低价转让的房屋价值暴增,想要补偿损失被顾某拒绝。双方争执不下,后来到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解。

在日常生活中,像曹某和顾某这类经济纠纷并不鲜见,特别是在涉及农村地区动迁时。由于动迁补偿只认房屋宅基地所有人,办理动迁手续需要房屋宅基地所有人和产权人相互配合。如果房屋宅基地所有人要求房屋使用权人给予补偿,一般是由双方协商解决。调解中,工作人员耐心讲明了农村房屋买卖行为涉及的法律关系以及该买卖行为的效力,经过一番讲解,顾某终于答应给予曹某一定数额的补偿,双方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在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过程中,城北街道一直以优化服务结构,打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抓手,建立“定时+及时+随时”服务机制,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办理预约、普法教育等公共法律服务及时送到群众身边,同时协助社区开展法律宣传、矛盾化解,维护辖区稳定。

对于群众急需办理的求助事项,街道建立起“网上+网下”运作机制,在完善服务站点的同时,通过开通QQ、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的网上服务平台,扩充法律服务途径;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业务咨询与办理,公开“便民法律服务团”成员联系电话和网上交流平台,方便群众求助,及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同时通过户外宣传栏、小区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提高大众知晓率和实际使用率

 延伸阅读>>>

房企养老社区销售不争气 保监会忙查养老用地

移动购房第11站-2015房天下社区行走进金益四村

宋卫平的社区医疗怎么做?

移动购房第12站-2015房天下社区行走进永林新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苏州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